89资讯移动版

赋能实体经济 数字科技方兴未艾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持较高增速。据估算,2018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9.9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0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至33.22%,较2017年提升一个百分点。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已成为数字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驱动数字化服务模式变革和消费体验提升的同时,数字科技还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成为赋能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业态的重要抓手。

  数字科技支持实体产业效能凸显

  产业互联网是这一轮数字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已进入发展黄金期。由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布的《数字科技孕育新动能 ,赋能实体经济新增长》主题报告中提到,数字科技具有交叉引领、融合应用、规模效益、快速复制等特点,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科技的行业数字化应用正在加速推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强,已在金融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

  其中,数字科技的发展能够为实体产业创造更多新动能。有业内专家表示,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对传统产业转型产生推动力。一方面,数字技术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推动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链,推动垂直产业形态转变为扁平产业形态,打造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并推动产业加速向智能型、智慧型转变。

  当前,数字技术赋能到实体产业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深度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芯片、传感技术等前沿技术,不仅在消费端直接改善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而且已逐步进入供给端,为广大B端商家赋能,助力产品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等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实体经济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而促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

  开放合作金融生态圈将成主流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技术赋能实体的过程,是先把数据能力转移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转移到产业,进而实现科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数字化浪潮为金融业的深化发展带来崭新机遇,新业务模式对传统业务和服务的影响也更加深入。

  今年以来,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速度越来越快。在传统金融机构开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背后,也体现出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大,建设开放合作的金融生态圈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

  有科技背景的公司在客户流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传统金融方面具备优势。比如在持牌、产品能力、风控能力、支付能力、金融DNA等方面,可以自然结合,能够把产品跟客户做更好的适当性匹配,让整体市场更加透明、安全。

  陆金所控股首席执行官计葵生表示,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建立更好的合作。第一,科技平台可以将自己的流量倒流给传统机构;第二,科技平台会帮助传统机构做代销,做适当性的代销,看清楚客户的画像,把产品跟客户做更好的结合;第三,在人工智能投资和人工投顾的AI服务方面,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的投顾结合会创造很多新的产品合作;第四,传统机构可以和科技平台共同建立新的平台。比如,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可以在区块链建立一个公开合格投资人的身份认可,客户做一次就等于区块链是他的护照,他去哪里投资,身份就很清晰,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安全技术为基础是发展前提

  安全是发展金融业务的重要保障。有监管人士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全社会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数字科技的创新发展要突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强化金融属性,通过不断夯实技术根基,才能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服务实体经济。

  毋庸置疑,数字科技的底层技术是源代码数字技术,但安全技术也同样重要,即与监管和风险防控相关的技术。若是没有强大的安全技术做基础,那么,就容易滋生违法违规的金融乱象。

  “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各项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都在数字化转型,这不仅需要场景和智能平台的支持,更要有监管科技来保驾护航。”黄震也表示。

  由于数字科技背后有一套复杂的信息系统,具有高度虚拟化、网络化和移动性等特征,客观上具有比传统银行机构风险更大的特性。此外,随着科技发展,传统金融和新金融业务之间的边界更为模糊,数据来源多样且格式多元,也都为现有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黄震认为,,作为底层的数字化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实现可跟踪、可挖掘、并实时动态更新。通过数字化账户积累出的数据资源,可以观察和评价出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而才能提供资金。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就需要平衡好数字技术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快监管机制、理念和体系架构的优化转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数据治理,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防止风险外溢。